多年生草本。具坚硬的根状茎。秆直立或斜升,高0. 5-3m,直径2-3mm,质硬,基部着地部分在节上生根,上部多分枝,分枝平滑,无毛,节间的上段常被白粉。叶鞘短于节间,无毛;叶舌膜质,长1-2mm,上缘微撕裂状;叶片平展,长10-30cm,宽0. 5-2cm,两面无毛或沿侧脉疏生白色短糙毛,基部渐狭成柄状,先端长渐尖。复圆锥花序顶生,长30-50cm,先端常弯垂,由多数总状花序组成;每一总状花序包裹在1舟形的佛焰苞内;佛焰苞长0. 5-1cm,具窄的膜质边缘,无毛或疏生疣基毛,背面有多数脉纹,先端具1-2mm长的锥形尖头;2枚有柄小穗从两侧以其柄夹持着无柄小穗;小穗柄扁平,长3-5mm;正常发育的有柄小穗含2小花,第一颖长卵形,长4-6mm,绿色,纸质至薄革质,脉纹多而密,先端尖或具2微齿,第二颖等长或略短于第一颖,稍宽,具3-5脉;第一小花雄性,外稃长3-4. 5mm,具3脉,内稃稍短,具2脊;雄蕊3;第二小花等长或稍短于第一小花,雄性,有时两性,第二内稃卵形,长约1mm,成熟时整个小穗自小穗柄关节处断落;退化的有柄小穗仅存长约1mm的第一颖;无柄小穗的第一颖长卵形,长4-5mm,绿色,具7脉或更多,第二颖舟形,等长于第一颖,质薄而透明,具5-7脉;第一小花雄性,长卵形,略短于颖,脉不明显;第二小花两性,外稃舟形,具1-3脉,先端2齿裂,无芒或于裂齿间生1膝曲芒;花药黄色;花柱基部近合生;浆片倒楔形,长约0. 2mm;颖果成熟时蜡黄色,卵球形,长约1. 5mm,宽约0. 8mm。花期:花、果期:夏秋季。。
产地:深圳水库(王定跃89389)、仙湖植物园(李沛琼1248)、沙井(王国栋等6054),深圳各地普遍分布。生于路旁、海边沙地、水库边和山坡草地,海拔30-100m。
分布: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和西藏。日本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不丹、尼泊尔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老挝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布亚新几内亚、新喀里多尼亚、阿曼、也门(索科特拉岛)、马斯克林群岛、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(昆士兰岛)。